草坪知识
我国的草原面积巨大,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1%,是世界上草原第一大国。草原功能多样,既有生态服务功能,又有生产建设功能和文化承载功能。同时,草原地区有5000万人口,包括1500万少数民族。由于气候变化与人类生产活动影响,草原资源数量与质量均产生一定变化,明确草原资源数量与质量现状,是草原资源有效管理的重要基础。
目前,我国草地的面积数据因不同时期、不同调查方法而存在着较大差异。依据全国首次统一的草原资源调查数据,我国草地面积为3.93亿公顷,目前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库中仍保留了该数据。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草地面积为2.87亿公顷。
近年来,一些科学家估计,我国的草原面积应该在2.93亿公顷左右。在草原资源分布上,我国草地分布十分广泛,跨越23个纬度带,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高原寒带等自然地带,具有不同的气候、地形地貌、土壤和动植物种群条件。而应用于草原资源调查的类型划分,主要是以草地植被特征和生境因素(气候、地形、土壤等)相结合的划分标准为基础,几经修改和补充,最终确定为《中国草地类型的划分标准和中国草地类型分类系统》(1988),用于全国草地资源调查内业中,这个分类系统一直沿用至今。该分类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类、组、型等三级单位。
根据这一标准,我国草地分为18类,包括温性草甸草地类、温性草地类、温性荒漠草地类、高寒草甸草地类、高寒草地类、高寒荒漠草地类、温性草地化荒漠类、温性荒漠类、高寒荒漠类、暖性草丛、暖性灌草丛、热性草丛类、热性灌草丛类、干热稀树灌草丛类、低山草甸、沼泽类、山地草甸类、高寒草甸类。同时,在“类”下,还划分了第2级分类单位“组”和第3级分类单位“型”。其中,“组”是草地管理的基本单位;“型”是草地分类的最小单位。
我国至今主要开展了三次全国性草原调查:第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原农业部组织的“第一次全国草场资源调查”,主要目的是探讨草场形成和发展与周围环境等诸因素的生态关系,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了南方草场资源调查科技办公室和北方草场资源调查办公室,为全国草场资源调查提供技术指导和协调。
这次调查具有详细调查的性质。北方根据《重点牧区草地资源调查大纲和技术规程》、南方和华北农区《中国南方草场资源调查方法导论及技术规程》,采用常规调查与遥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县(旗)为单位进行调查,调查覆盖全国2000多个县、95%以上的国土面积,最终分别完成了《1:100万中国草原资源图集》、《中国草原资源》、《中国草原资源数据》《1∶400万中国草地资源图》等中国第一批较完整的草原资源成果。
本次调查了解和掌握了草场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促进了草场生态系统、草地分类、草场资源系统分区等基础理论的发展。同时,通过草场资源调查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我国草场资源调查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奠定了我国草原资源调查的数据基础、技术基础和人才队伍基础。
第二次草原调查于2017年至2018年进行。在原农业部畜牧业司的组织下,全国各省开展了“草地资源清查”。本次清查采用了两项新的技术标准:一是《草地分类》(NY/T 2997-2016)。在原有18种草地分类标准的基础上,通过整理、整合提出了新的9个分类标准,(包括:温性草原类、高寒草原类、温性荒漠类、高寒荒漠类、暖性灌草丛类、热性灌草丛类、低地草甸类、山地草甸类、高寒草甸类)。
二是提出了《草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这次草地资源清查以新的草地分类标准为基础,结合遥感和地面植被调查,对植被调查沿用了20世纪80年代草地资源调查的“四度一量”的指标内容,并同时开展了草地资源等级、草地退化、沙化、石漠化程度等草地现状调查。2017年开始,全国各省、自治区开始以这两个标准为指导,编制各省区第二次草地资源调查相关技术方法手册,并开展草原资源调查。但由于专项资金不足且受部门调整的影响,未完成全国调查数据的汇总。
第三次调查始于2019年,自然资源部组织实施了以综合植被覆盖指数为主的草原资源专项调查。在现有草原植被覆盖调查方法的基础上,在收集草原资源和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基础上,完善了草原植被覆盖调查的技术流程,形成了全国草原资源综合植被覆盖调查技术方案以及工作计划。到2019年底,绝大多数省区按时完成了外业调查流程,数据质量和可靠性良好。
调查草原资源,准确掌握草地资源的数量、空间分布、类型、生态质量和利用状况,掌握草地保护和恢复退化情况,对于利用数据分析草地资源消长动态,以数字化推动草地精准治理,提升草地生态空间的服务质量,为草地保护和管理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进而为自然资源的统一监管和自然资产的核算提供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