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不得不承认,有的时候看到一些消息,确实需要一个强大的心脏,否则真的受不了。
一觉睡醒,看到媒体通报了这样一件事情,河南信阳息县曾经出台了这样一个文件。
要求定期清理主干路两侧野树杂草,留茬高度在10厘米左右;主干路两侧可视范围和领导干部调研检查常走的线路,反复割草、干净整洁。
这件事情已经被媒体进行了通报,按照媒体的说法,这属于层层加码搞“面子工程”,其实这种事情大家听起来真的觉得特别的魔幻。
剪一样的头发,路边的杂草不能超过十厘米,大街上的环卫工在一平方米内不能有多少灰尘。
有些地方对于地面上的灰尘竟然按照克数来称重,按照网友的话就是,“越是穷的地方越是多”。
很明显,这是为了考核标准,自己变成了“面子工程”,根本没有考虑实际的情况。
其实类似各种各样的奇葩规定,很多媒体已经通报了不少,有的时候看到一些规定确实挺魔幻,比如说四川有些地方去熏腊肉必须要到指定地点去熏腊肉,还有一些贫困地区规定了每家每户叠衣服清扫的具体标准,甚至某地方,家里面不洗碗筷一次要罚十块钱左右,这些新闻在互联网上都能搜到,都是真实发生的。
现在的情况很简单,很多网友也在吐槽,特别是一些刚毕业的年轻人,他们考上了公务员,突然发现每天的工作拍照打卡要处处留痕,然后上传到自己单位使用的平台当中,每天都是这样重复的工作,耗费了大量的时间,按照这样的逻辑,根本没有时间去潜心研究自己的本职专业。
看起来这是一种精细化的管理,可是这种精细化管理越走越偏,也就导致衍生出来很多复杂的流程,一些本就不需要的流程,现在已经变成了愈演愈烈。
而且看这次的新闻,路边杂草线高十厘米一个路边的杂草,管它长多高,长多宽。
在这种事情的背后,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那就是无论是路边的杂草限高十厘米,还是保洁员在街上平方米内按照克数来评判。
里面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当有人去视察的时候,这些标准就要执行起来,而当没有人视察的时候,这些标准又抛到一边,最后就变成了为了应付检查而去做事,为了应付审核而去做事。
同时在相关的评论区也有网友发布了自己群里下达的任务标准,从群里的信息可以看的出来,非常的细致,穿什么衣服穿什么,鞋子,关于清理杂草,还有工作范围的划分,都非常的细致。
可是我们仔细思考一下,对于街上的杂草出动这么多人又拍照,又打卡,又验收,顶着30几度的高温,这样的情况真的有意义吗?
互联网上关于企业有这样一个观点和段子,有网友认为,如果一家民营企业开始每天盯着考勤时间,开始每天盯着大家。没有打扫好卫生,那么这家民营企业的效益肯定不怎么样,按照相同的逻辑。
这两天还有学校因为军训的事情,导致有人中暑,导致有人失去了生命,还登上了热搜,这种逻辑其实是一模一样的。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军训大概了解一下,体验一下就行了,没必要顶着30几度的高温,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这样的做法完全没有任何的意义,按照现在互联网上流行的话来说,没有苦,非要吃苦。
现在关于城市清洁等相关的工作,我们在大街上经常能看到有人穿着红马甲拿着扫把,旁边就有人拍照,这种情况不是一天两天了,希望能将工作落实到位,做一些有意义的工作,而不是每天盯着路边的杂草有没有超过十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