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咨询热线:

400-123-4567

公司新闻

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

文字:[大][中][小]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24-09-09     浏览次数:     

  栽培草地建植管理技术又称为“圈窝种草”技术,是利用牲畜卧圈开展人工栽培草地建植,建立稳产、高产人工草地,增加饲草供给,减少极端气候对农牧业生产影响的有效措施,也是缓解天然草地放牧压力的有效方法。

  本项目重点通过指导项目区在圈窝种草的建植、管理、收获、利用等环节的技术,强化牧区牧民饲草种植技术管理,促进冬春季优质饲草的保障供给。其主要技术要点包括:

  1. 前期准备:在每年5月,牛羊迁出圈窝,对圈窝中杂物进行彻底清理,将圈窝堆积的粪便均匀撒于土壤表面,厚度1-2厘米为宜。

  3. 播种:在每年5月中下旬气温回暖之后,采用人工散播的形式播种,也可采用小型饲草散播器播种;播种深度在1-2厘米,播种后适当覆土。

  5. 保存:收获后可将干草原地晾晒,在牧草水分降至20%以下时,收集干草,放置有遮盖条件的饲草料棚中保存。

  6. 利用:收获的干草在饲喂时,可切割至2-5厘米的饲草段,配合适当的牛羊精料对牲畜进行补饲。

  截至2023年底,在项目区开展栽培草地建植,累计面积达1525亩。通过栽培草地建植管理技术实施,牧民对栽培草地建植管理的意识与技术水平显著提升,项目区饲草供给量明显提高,有效改善了牧民冬春季饲草料缺乏现状。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400-123-4567
浏览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