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咨询热线:

400-123-4567

草坪知识

citywalk路上不曾进入的开放建筑们

文字:[大][中][小]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24-06-21     浏览次数:     

  初夏丰茂的草坪前一幢鹅黄三层西班牙小楼前廊在阴影里静望庭院,草婴先生的半身像泛着细微的铜光。

  草婴书房并非草婴身前居所,而是来自先生的愿望“留一块墓碑,不如建一个书房。”先生建于时代动荡之中的四个书房都没能存留,于是今人在离他岳阳路195弄的旧居不远处,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辟出这幢建筑的一层,纪念他的翻译成就、身前藏书,并收集昔日所用实物复原出他度过翻译人生的书房模样。

  先生一生致力于俄语文学译介,凭一己之力,耗时二十年翻译托尔斯泰十二卷全集,共计四百余万字,其通达而切实的译文是托尔斯泰中译本绕不开的里程碑。他还是我国第一位翻译肖洛霍夫这位诺奖得主作品的人,复原书房里书橱上方贴着一张肖洛霍夫像,就是草婴的珍藏。落地钢窗前的盆景也是先生所植,苍劲、盎然如昨。

  三层砖木结构英式花园洋房,建于1932年,距今近百年。典型英式田园风格,建筑内外修饰深棕色装饰木架和几何线条装饰腰线。别有巧思的是入口处的尖券门洞、绿色釉面漏窗和高耸的烟囱,杂糅了西班牙风格,显出一点活泼的俏皮。

  细窄条木板铺地漫散光影,石砌壁炉再无人燃气火堆,沉默的灰壁沿衬得半人高的木墙裙寂寂的,通往二层的楼梯已被踩得微微陷落……

  1949年至1955年间,时任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上海市文化局局长的夏衍曾在这里居住。二层的书房和卧室恢复身前布置,用具皆是依稀可辨旧日痕迹的实物,其余空间作为展厅使用。置身其间,欣赏细节的美妙与精炼,觉知旧时光经过我们,优雅地老去。

  弄堂促狭的被竹篱探出的树荫覆盖,一侧是洋房高大的门户,一侧墙面挂着三毛流浪记的四个漫画。陪伴数代人成长的连环画里的三毛就出生在这里,漫画家张乐平的笔下。

  从1950年起,张乐平在藏身弄堂的这栋两层英式洋房居住了四十二年。“三毛之父”张乐平与《三毛流浪记》制片人曾是上下楼邻居,二楼有限的空间容纳了九口之家的日常起居,剥离著名画家身份的他,在这里过着和大多数人一般的寻常日子,小酒,逗逗孩童。

  如今一层按百年乐平、大师漫画、艺苑掇英、朋友画我四个主题划作展厅,详实的文献记录大师一生的节点。

  踏上铺红地毯的木旋梯,二楼居所依旧是张乐平身前的布局。书房、客厅、画室并一处,兼具艺术的情怀和生活的实用,碎花椅套,蒙着钩花白绸布的小圆桌,靠窗放一架琴,两扇细棱玻璃钢窗下一大张画桌,用旧的画笔齐齐整整地摆在笔筒里,背后是书柜,墙上挂着与巴金、柯灵、作家三毛等的黑白合影。小而丰足,短暂而恒远,构成何谓生命意义的比照。

  走在复兴西路上,很难不注意到一栋三层西班牙式的公寓住宅,大片高饱和度的灿黄色拉毛外立面和红色筒瓦形成鲜丽的对照,夏天遮天蔽日的梧桐绿背景下,心情也随之愈发明亮起来。公寓楼始建于1933年,203单元曾住着文学大家柯灵夫妇,两人在此深耕文坛四十多年,直至离世。

  现一楼被征用为柯灵书信展厅,展出柯灵与钱钟书、夏衍、巴金、冰心、傅雷、梁实秋、杨绛等文学名家的来往书信。墙上挂满文艺界大家的围聚谈笑的合影,走到底是小巧葱郁的花园,草地上柯灵的胸像雕塑低眉沉思,是著名雕塑家沈默的作品。

  一道极窄的螺旋步梯通往二楼厨房、书房和卧室。三洋牌录音机、双铃闹钟、苇编蒲扇……日常用品遗物还原出当时生活的肌理。书桌上一份未完成的稿件摊开,老花镜和旧钢笔搁置在上,仿佛穿越时间误入此刻,恰巧主人有事离开了一会儿,一切被定格了。

  书房里最惹眼的是收藏全套百衲本《二十四史》的红木书柜,紧锁的木门上隶书篆标注朝代以此分类。文人书房的氛围让流入窗外的空气都静谧了几分。

  在挖掘到张爱玲,邀请她于主编的《万象》上发表了小说《心经》,掀起了第一阵“张爱玲”热后。上世纪八十年代,柯灵在这个书房里写就名篇《遥寄张爱玲》,虽友谊随世事变迁,但再次将沉寂许久的张爱玲这个名字带回大众视野,“张爱玲热”直至今日。人事深浅飘忽烟云,但文字留痕,总有读书人。

  这里是国歌的诞生地,1935年《义勇军进行曲》在此灌制。也是中国现代音乐和唱片业的摇篮,1927年发行的由黎明晖演唱的“特别新曲”,是中国最早公开发行的流行歌曲唱片。周璇的经典电影曲目《夜上海》等,均为百代公司出品,还有阮玲玉、胡蝶……这幢法式独立花园住宅曾经星光璀璨。

  小楼始建于1921年,法国新艺术运动时期风格。红瓦斜屋顶,清水红砖立面,假三层砖木结构,主入口在北面设有扇贝形雨厦,南面敞廊由爱奥尼双柱支撑,繁复的雕饰衔接拱窗。随着百年唱片业的展现线逐层参观,木旋梯被一整面钢窗照亮,屋顶精致的水晶灯垂吊而下,无一处不美。

  工艺美术博物馆的建筑有着丝毫不逊于期间展出的上海工艺美术发展史的观赏价值。

  这幢建于1905年的花园洋房,原是法租界公董局总董的府邸,民间称之“小白宫”或“小白楼”。与美国白宫同属于法国新文艺复兴风格,百年来结构和装饰保存完好,纯白的楼体处处皆是欧式宫廷华美的细节,观赏价值极高。

  建筑线条典雅,中部呈弧形突出。劵门两侧沉稳的爱奥尼亚立柱、浮雕修饰的劵窗,平展的大露台、洁白的露天双抱旋梯与底部花园的喷泉构成典雅的和谐。内部墙饰多用柚木,搭配浮雕修饰的墙体、玻璃花窗。放量奢华的大理石梯,铁艺装饰扶手,恰到好处的回旋角度,庄重却不呆滞的美感流动。步步流连,给予眼睛富丽而优雅的建筑韵律享受。

  巴洛克风的山墙、层层叠叠的弧形阳台勾勒出存在感强烈的立面轮廓,黑石公寓奢华的气质透过浓密的梧桐树荫,是让人小小惊叹的。

  六层英式钢筋混凝土公寓,占地面积7380.36平方米,以北面正门为轴线,南北对称,底层门廊希腊柯林斯双石柱古典韵味十足,精致的墙饰又呈现出巴洛克风情,是这片街区难得的的折衷主义建筑。

  建于1924年,曾号称中国最好的公寓,居民主要是美国侨民和宗教人士。配备电梯、中央供暖、冷热水的浴室、带冰箱的厨房、四季恒温泳池、餐厅、舞厅、屋顶花园,户外有三座网球场及十二个停车库,规格可见一斑。

  如今黑石公寓作为城市文化客厅对公众开放底层,成为融入社区的潮流街区,入驻许多有意思的小店可逛。比如散步的间隙到幸福集荟喝杯咖啡,将自己安放于建筑微妙流动的声场里,在昨日与今日的须臾休憩。

  两千多幢老洋房相连,老洋房里的故事一场接一场,连缀如珠,数不完、道不尽,彰显着海派文化的魅力,梧桐树下的散步或许可以称为“海派散步”。以上只是在徐汇建筑风貌区的一小部分散步,几乎都在一处的,且以建筑之美慢慢消磨一日。

  那些冗长的、总也烧不断似的午后。光从盛大的树梢滴漏进来,步子踏出轻响,浮躁的心绪在永恒的凝望中,渐渐,安静下来。这是老洋房内部的时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400-123-4567
浏览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