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咨询热线:

400-123-4567

行业知识

84公里环城高速圈生态廊道加速建设 打造“绿色项圈” 为盐城添绿留白

文字:[大][中][小]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24-07-16     浏览次数: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始终被纳入盐城城市发展和管理的顶层设计中,并越来越被强化。

  今年,盐城再出“大手笔”,启动建设环城高速圈生态廊道,计划用3年时间,在市区3条高速公路围合而成的84公里高速圈道路两侧,建设面积230平方公里的绿廊。

  环城高速圈是城市生态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先期实施的通榆河生态景观廊道一并组成主城“中”字型生态廊道空间格局。

  有效构建市区生态保护屏障,保障新增生态空间为“绿”所用、为“民”所用,营造“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的景观林带,让更多市民享受“生态福利”在折射出城市的动人姿态和勃勃生机的同时,环高速圈生态廊道建设更展现出市委、市政府对可持续发展的深刻思考与执着践行。

  从G15高速盐城北出口沿开放大道向北眺望,绿树亭亭,草地青青,商住楼井然有序,勾勒出新兴优美的天际线。

  截至目前,亭湖区组织专门力量、调动各方资源,积极推进生态公园建设、林带补种、农村居民点及工业用地腾退、高标准农田和绿道建设,腾退农村居民点1542户、工业用地15宗171.54亩,复垦环城高速圈生态廊道范围内养殖水面570亩。

  亭湖段生态廊道建设是市区环城高速圈生态廊道的一个缩影。建设市区环高速圈生态廊道,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现实需要,是造福群众的民生工程,也是彰显城市空间特色、体现城市生态建设成果的创新举措。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徐增产说,建设市区环城高速圈生态廊道,是以现状为基础统一规划,统筹布局,对现有土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景则景。同时,通过生态廊道的建设,有效构建市区生态保护屏障,为城市的发展划定边界,以避免城市的无序扩张。

  何为生态廊道?生态廊道是一种景观生态系统空间类型,一般呈线性或带状布局,是构建区域“山水林田湖草”完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廊道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过滤污染物、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调控洪水等多种功能。

  近年来,盐阜大众报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推进生态空间建设,在骨干河道、交通要道等沿线区域建成一批防护林、景观带,森林质量、绿色空间和生态功能不断向好,为打造“水绿盐城”提供有力支撑。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土空间规划处处长丁卫介绍,结合实际,盐阜大众报提出打造城市生态保护圈,以通榆河、环城高速公路两侧保护空间为带,串起沿线的城市绿地、水面、林地和基本农田,构建主城“中”字型生态廊道空间格局的目标。其中,市区环城高速圈由三条高速公路围合而成,包括盐徐高速、沈海高速、盐靖高速。

  “在全市生态发展战略布局统领下,环城高速圈生态廊道建设成为市区未来重要的生态空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规划师、党委委员宋迎春说,近年来,廊道内城区建设用地扩张速度急剧加快,从2013年至2018年,共增长36平方公里,年均增速为5.6%,将环城高速圈生态廊道建设纳入城区总体发展框架,统筹空间资源与管控边界,加强关键性节点与景观廊带空间的统一布局与建设势在必行。

  今年,盐阜大众报出台了《市区环城高速圈生态廊道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提出以市区总长约84公里的闭合高速圈为主体,按照高速内侧平均宽度约500米、外侧平均宽度约2公里的标准,确定生态廊道建设范围,总面积约230平方公里,涉及射阳、盐都、亭湖、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盐南高新区等五个县(区)。

  环城高速圈生态廊道,将为城市戴上“绿色项圈”。围绕三年建成市区环城高速圈生态廊道的目标,重点打造“一圈林带、两处示范、百顷整治、万顷良田”。

  其中,“一圈林带”是指高速圈两侧100米范围内林带;“两处示范”分别为城北生态公园和城东千顷良田景观项目;“百顷整治”主要开展建设用地腾退、复垦等综合整治;“万顷良田”重点建设1万公顷左右的高标准农田。

  目前,各地因地制宜,加快推进生态廊道建设。坚持规划引领,对照总体规划、结合本地特色,深化细化方案;推进土地整理和林木补种,加快土地优化布局,按照“生态用地只增不减、建设用地严格管控”原则,为廊道建设提供用地空间保障;优先改造高速圈内、分步改造高速圈外,圈内重点打造景观生态,圈外注重经济生态并重,重点打造关键节点景观。

  按照方案,2022年,高速两侧100米范围内林带密度不低于45%。目前高速圈沿线林带建设由各县(区)分头推进,缺乏总体统筹布局和统一建设标准,林带连续性较差,整体上的生态改善力度有限。

  林木补种正加快推进。射阳县完成林带补种66.67公顷,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沿G15及盐靖高速两侧50米,以观赏性强的榉树作为主导打造十里画廊;盐都区今年补植林带74.4公顷,计划在12月上旬完成补种任务;经济技术开发区确保12月底前完成沈海高速团结河至西潮河段12.6公顷的年度目标任务;盐南高新区完成西环路至G204(旧)沿线缺株、枯死段林带的补种8.4公顷

  通过串联城市公园、郊野公园、乡村田园等生态节点,生态廊道增强城区绿色空间的外溢效应。其中,盐南高新区段生态廊道建设将以城市及郊野绿道为主,主要向南海未来城及花样年华区域延伸。

  城北生态公园是环城高速圈生态廊道上的重要节点。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亭湖分局规划科负责人李恒洲介绍,城北生态公园初步选址东至铁路、西至盐城北互通西端、南北至廊道界限,占地面积约100公顷,坚持“生态功能为主、休闲游憩功能为辅”,将区域内铁路、高速高架、水系航道等要素汇聚的特点转化为景观优势,打造独特视觉景观。公园计划于2022年全面建成逐步开放,届时城北片区又将新增一处城乡居民休闲、游乐、观赏、健身的好去处。

  高标准农田是生态廊道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遇林展田,遇湾现园。”射阳段生态廊道以生态廊道建设为契机,以高标准农田为基底,打造农文旅各产业高度融合发展的示范基地。其中,结合现状的桑田,规划设置桑园特色片区。射阳段生态廊道建设,将与亭湖区范围内城东互通周边景观相协调,共同建设城东千顷良田景观项目。

  生态廊道建设的高标准农田有何特点?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施建霞说,高标准农田首要任务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但环城高速圈位于城市发展边界,高标准农田建设必须与城市发展相结合、与城市居民生活相联系,以都市农业、休闲农业为发展重点,为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提升农田形象奠定良好基础。

  近日,位于盐南高新区境内的祥盛制衣厂厂房被全部拆除,盐南高新区宝业园林公司及时进行地形清理,栽植绿化苗木。“祥盛制衣厂原址为丁陆小学,后来租赁给当地村民办制衣厂,后来因生产需要,该企业私自搭建两栋厂房。”盐南高新区社事局工作人员王其桂说,该辖区生态廊道建设涉及1089户拆(搬)迁户数、5家腾退企业。

  “生态用地只增不减,建设用地只减不增。”生态廊道看似是一条加宽的绿化带,实际上,它更像一支资源调配的指挥棒,让产业布局得以有序调整。

  根据工业用地调查成果,生态廊道范围内现有企业57家,产业类型以机械加工、制造、混凝土、纺织、食品等传统产业为主,绝大多数产品都是同类产品或者竞争性很弱的替代产品,产品加工工艺简单、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机械加工、制造企业发展方式也是以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粗放型经营为主。

  根据全市工业用地地均税收及各县区实际情况,规划期内腾退搬迁企业44家。“企业搬迁进园区,配套更完善了,现在看为生态廊道让路值!”江苏灰太狼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刚深有感触地说。灰太狼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自热米饭为主的骨干企业,今年年初从张庄的老厂搬迁进龙冈工业园区。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盐都分局规划科副科长刘文静介绍,自去年下半年起,盐都区就已启动环城高速圈生态廊道范围内农村居民点搬迁工作。今年以来,该区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共计划搬迁农村居民点643户,腾退企业16家。截至目前,已完成居民搬迁392户,企业腾退协议签订7家。

  生态廊道建设,牵一发而动全身,看是道路添绿,实为夯实基础。以生态廊道建设为突破口,加速促进环城高速圈周边地区的资源整合,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市开发边界,明确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建设生态廊道,也是为城市发展“留白”的过程。通过划定生态廊道规划线、控制线,明确生态廊道范围内与廊道建设无关功能迁出,以建设指标腾挪、规模化经营等工作为抓手,深入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工程,为盐城未来发展留下巨大空间。加快盘活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在政府和市场双向引导与培育下,激活生态经济效益,融入全域生态旅游体系,提高城郊地区农民收入水平。

  按照方案,对生态保护有不利影响的项目进行拆(搬)迁、腾退;建设用地腾退后优先纳入复垦计划,避免土地闲置;工业企业腾退按照“优先腾退停产企业、低效企业”的原则,逐步腾退;零散农村居民点拆(搬)迁,在全面摸排及民意调查工作完成的基础上逐步推进,鼓励、引导拆(搬)迁居民向城区集中,涉及农村居民点约10500户。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400-123-4567
浏览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