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坪知识
不知你是否思考过,“财务”和“历史”的联系?不是财务的历史,也不是历史里的财务,而是“财务”与“历史”的类比。
资深CFO、浙江大学客座教授,钱自严老师,也是畅销书《从总账到总监》的作者,就站在财会的学科基础上提出了这个问题,类比的非常的有意思,推荐大家一起学习学习。
历史是在时间的数轴上记录已发生的事件,会计则是在时间的数轴上记录已发生的交易。两者的意义都体现在同一个宿命之下:人的生命有限。
会计年度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折旧费用等摊销概念纯粹是人为的。我们不妨来做一个思想实验。
案例 如果你的爷爷将其企业交给你经营,他从此云游四海,只是每隔五年才回来看一下你的账本。请问:你买了一台使用寿命为五年的机器,提不提折旧有区别吗?
所有的会计准则都是围绕一个“有限期限”建立的,只是太平常了,平常到不用去提醒而已。但倒退一步想想,还真是那么回事,如果五年之后老爷子才回来看,那买机器的第一天全部计提,还是分五年摊销,或者干脆在他回来前的一天计提,没有任何区别。说到底,是考核周期的需要才派生出这一系列记账规则。
把期限再扩大呢?无限扩大的尽头便是永恒。是的,若人的生命永恒,会计与历史都将毫无意义可言。
我办公室的墙上挂了一排排收到的各种贺卡。时值圣诞,今天又添了几张放上去,我仔细又读了一遍,发现还是生日贺卡居多。于是我就在想:既然财务报告都要出半年报,那凭什么说生日就不能半年一过呢?
一切都是人为的约定而已。人为的另一个意思就是事在人为,想到就做,于是立马给我一个6月24日生日的老同事发去了一条第83个半岁祝福,对方感激涕零,回了一条短信:笑死人也是要偿命的。
我们如果带点历史观来看财务,就能获得这样的洞见:也许未来的财务报告随着实时数据零成本时代的到来,会衍生出财务周报,日报,甚至财务时报也未可知。
这让我想起赫拉里在《未来简史》一书中,有关历史学的一个有趣说法:学历史是让我们获得自由。作者举例说草坪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社会地位象征符号,因为修剪草坪费时费力,只有养得起一帮家仆的贵族和有钱人才有能力维护一个漂亮的草坪。现代社会既然有一大堆诸如豪车名表这样的身份显示选择,干吗非要搞一个草坪呢?
学习历史是让我们追溯到一种现象背后的本质需要,了解了本质,就可以不再被表象所束缚了。其实,我做财务管理这二十年的一个深刻感受也是这样的:学习财务不是去搞明白那一套套的规则,而是在充分理解其本源需求的基础上,活学活用,获得不被规则所束缚的自由。
案例 公司以寄售方式将货放在客户仓库端,客户领料使用才算转移货权。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客户会给你一个收货通知代码,你拿到了这个代码才开票过去。问题来了,十一长假,9月30日对方领的料(通过双方的EDI实时数据已经看到),要一周后上班了才能给你通知代码,你能开票并将这笔销售收入记在9月30日的这个月份吗?
我说,这个答案谁都会。如果全公司的奖金就差这笔数字,管理层让你想想办法,你能想出什么招吗?
面试者不断地给我展示收入确认的4个要素,一个个地梳理,也没讲出个名堂。我觉得这就是兜在规则的圈子里反而失去了选择的自由。
其实,收入确认的种种限制要素背后的关键是财务的“可靠性”原则。你若有其它方法证明它的可靠性就行了。只要证明“拿通知代码只是一种不影响实质的例行公事”就行了。比如,拉一下历史数据,过去一年,甚至两年,从未发生过拉货之后对方不给代码的先例,那就可以证明给审计师看:这样做账是有可靠依据的。
一个好的会计师不是通读多少准则,拥有哪几个国家的CPA证书,而是能展现出这种“因本质而得自由”的实战能力。
《从总账到总监》这本书中有二十几个管理模型,既是工作场景的经验沉淀,又是指导生活决策与提升工作效能的实用工具。
读到这里,你是否觉得财务其实是挺有意思的学科?你是否有重新翻读历史书的冲动?
历史与财务,都是构建在“人类认知”基础上的学科。认知在变,历史现象在日新月异的变化,财务规则的解读与应用当然也得与时俱进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王长浩因病未参加游泳接力决赛:为什么每次刚有点起色的时候就给我当头一棒
原来是这些原因,让你无法找到心中的热爱 前些天在北大授课的Vlog来啦,希望对你有价值
妈妈记录下女儿的日常生活,女儿的颜值让人十分惊讶,“ 这脸是被女娲亲手捏出来的吧”
终于知道什么叫粉雕玉琢了五岁女孩学习戏曲灵气十足网友粉粉糯糯 温婉如玉的小精灵